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度发展,深入一线、联系师生、问计基层,把准一线脉搏,把握教育规律,将“一线规则”落到实处。11月16日下午,信息学院召开“校长共话信息学院学生工作队伍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系座谈会”。校长王瑶琪、校长助理兼信息学院院长李涛、信息学院党委书记章宁、学院党委副书记方德风、副院长王秀利、副院长李海峰、学院辅导员老师和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系教师代表面对面交流,倾听一线声音,共话校院发展。
座谈会现场
在学生工作队伍调研座谈会上,信息学院研工办主任陈玉婵从研究生党支部运行发展、学生科研学习、研究生就业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学院研究生工作开展情况,提出研究生思政工作、思政工作队伍协同育人的作用发挥、清河校区学生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工办主任闫宁从夯实立德树人理念,着力构建“三全三多”育人模式和党班团一体化加强学科赋能,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等角度介绍本科生学生工作开展情况,围绕本科生党支部党员“金字塔”结构问题、心理问题学生管理与爱护、后疫情时代就业难等方面阐述本科生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建议。学院团委书记吕一琪从思想引领、学院特色活动赛事、冬奥预热等方面分享团学工作内容,从疫情防控背景下,活动开展形式受限、活动参与度不高、活动范围推广度低等方面讲述工作开展时遇到的难点。高胜副教授从班主任角度出发,分享自己带班的感受,明晰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定位,带领学生们了解专业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鼓励学生们组队参加学科竞赛,通过课外学习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使专业知识真正从理论走进生活,认为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等。学院党委副书记方德风分析了学生工作遇到困难的原因,明确学院未来学生工作的努力方向。
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系科研一线座谈会上,白璐副教授分享了其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经验。围绕申请前准备工作、申请体会以及申请建议三方面展开,提出要精准定位基金委要求,积累具有交叉特色的学术成果,交叉研究要有充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建议申请者坚定信念,勇攀学术高峰,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朱建明和曹怀虎教授从学术带头人的角度充分肯定并祝贺以白璐老师为首的年轻教师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这也得益于学校和学院创造的优势科研平台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期望老师们共同努力,再创佳绩。学院副院长王秀利鼓励老师们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争取立项更多的优青。
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系基层调研座谈会上,学院副院长李海峰介绍了现有三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情况,分享了今年信息安全专业申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申报北京市一流专业的相关情况以及各专业建设情况。建设过程中学院围绕立德树人进行课程思政培育项目,目前学院共计开设4门课程,鼓励老师们申报学校的时雨微课和相关改革项目,积极组织申报校级和北京市教学成果,提出未来建设思路,从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培育教学改革成果和教学改革项目、教材建设、对标各专业的指标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努力。白璐、李洋、陈福、高胜、王茂光、郭韦昱等多位老师立足教学科研本身从聚集优秀学生资源、聚焦历史沿革和“科技+财经”专业特色定位、建立工科学生培养环境、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元素、加强完善导师制、团队建设“传帮带”、课程固本再深入交叉研究等方面提出加强专业建设的建议。
调研座谈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王瑶琪校长充分肯定信息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定位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标志性成果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并一一回应了与会人员提出的具体问题。王瑶琪指出,学院要进一步明确学科边界,根据学院老师们的科研兴趣跨系组建科研团队,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共同明晰团队研究主流方向,建议老师们形成学术交流机制;在接下来的学科发展中要整合方向,整合项目,积累资源,聚优释能;要明确课程思政的目的,对标世界最好学校,开发具有学科特点的品牌课程;要加强国际合作,为老师们搭建发展平台,形成有梯度、有力度、多元化、多层次的科研团队,保障科研成果的续航力。同时,王瑶琪鼓励发挥校友朋辈引领作用,端正学生就业观;加强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教育,提升学生深造率;加强学生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健全人格培养,锤炼品格,结合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加强锻炼学生的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
王瑶琪校长讲话
此次专题座谈会,进一步明晰了学院在未来的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方向,对于我院在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带领师生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践行好立德树人初心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向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迈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